BLOG &FORUM

  • 自然、空隙與共生:籐本壯介的建築語言

    (籐本壯介強調,在集體中仍存在著個人,並由獨立的形式構成一個複雜體。) 每年的建築旅行,都是為了與真實的空間對話。今年七月,我再次回到東京,造訪六本木的森美術館,展出了關於2025年大阪世博的建...
  • 山本理顯:讓建築成為關係的容器

    (重構自然與城市地景的概念,持續在山本建築師的作品中進化) 每年寒暑假不上課的時間,我總會為自己安排一趟建築之旅,無論是重訪熟悉城市中的建築,還是踏上新的路線,在空間中重新校準自己的節奏與視角。...
  • 劉家琨:從傳統文化到現代實踐,普利茲克獎得主的建築哲學

    (西村大院的集合住宅,以社會住宅的型式,融合的東方傳統文化及西方建築語彙的創新與探索。圖片來源:有方) 2025 年普利茲克建築獎,以及,2017年台灣遠東建築獎得主,劉家琨建築師,是當代中國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