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找到對的設計師》Vol.10 什麼才是適合你的「合作模式」?

2025.09.10

(不是你配合設計師,也不是設計師照單全收,而是找到一起前進的節奏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在設計合作中,最常見的錯誤期待是:
「設計師來了,就能幫我解決所有問題。」
或者是:「我想怎麼改,就請設計師照做就好。」

這兩種想法,背後都藏著一種 不對等的角色預設。但好的設計合作,不是誰主導誰跟隨,而是

找到彼此合拍的節奏,並願意一起前進。

合作的模式,沒有標準答案

有些人喜歡詳細討論每個細節、親自參與材料選擇;
有些人則偏好抓住方向後,就交給設計師全權處理。

這兩者都沒有對錯。
重要的是:你知道自己是哪一型的合作者嗎?

不清楚自己的參與習慣,很容易在合作中產生誤解:
以為設計師沒聽懂,其實是自己沒說清楚;
以為設計師太獨斷,其實是對方正在幫你填補模糊的想法。

模式一:交給專業型

這類客戶偏好把大方向與生活需求說清楚後,讓設計師自由發揮。他們信任專業,也相信設計師會在符合預算的前提下做出最適合的安排。

適合這種模式的人,通常具備以下特質:

  • 日常生活忙碌,沒有多餘時間參與細節
  • 對風格與設計方向已有信任感
  • 願意接受設計師的專業建議與流程安排

合作關鍵:
選擇一位你信任、理念接近、流程清晰的設計師,讓彼此不必事事反覆確認,反而更有效率。

模式二:共同參與型

這類客戶希望參與設計過程,與設計師討論各種選項,甚至希望參與挑選建材、家具、燈具等。他們重視設計過程的每一步,也享受參與其中的成就感。

適合這種模式的人,通常具備以下特質:

  • 喜歡掌握過程,有強烈的生活主張
  • 對空間有想法,也樂於討論、比較
  • 願意投入時間與心力共同完成設計

合作關鍵:
需要設計師有高度溝通能力與彈性,能在尊重想法的同時,把握整體性,並協助客戶做出選擇而非陷入資訊過載。

模式三:混合型(多數人都落在這)

現實中,大多數人是「部分交給專業、部分想參與」的混合型。
可能對機能需求非常明確,但對風格沒想法;也可能對配色很敏感,但不太關心家具的結構。

這種合作模式的關鍵是:一開始就彼此說清楚哪部分希望主導、哪部分願意交託。

為什麼「節奏合不合」比「風格喜不喜歡」更重要?

風格是結果,而不是合作的過程。
但「合作的過程」會深深影響你對整體經驗的感受。

若雙方節奏不同、角色期待不同,就容易出現以下情況:

  • 設計師覺得業主太愛插手、不給信任
  • 業主覺得設計師太強勢、不聽需求
  • 每次討論都花很久卻沒結論,雙方都疲乏

這些問題的本質,其實都不是設計本身,而是 合作方式沒有說清楚。

找到屬於你們的節奏,是最重要的開始

在每一場設計合作中,我們最想知道的,不是你喜歡什麼風格、想用什麼磁磚;
而是你想怎麼參與、希望怎麼被理解、希望我們幫你處理哪些事、保留哪些選擇權給你。

因為,

再美的空間,若是合作過程讓你感到焦慮與摩擦,也很難安心長久地使用。

所以,找到對的設計師,不只是找風格、找履歷,
而是找一種你覺得舒服的對話方式、一種你願意共同投入的節奏。

也許你還在觀望,也許你還沒準備好,但沒關係

只要你想開始對話,我們就會是願意傾聽的那一方。
從一場輕鬆的初談開始,一起找到適合你風格與節奏的合作模式。
歡迎你留言、私訊,或預約與我們見面。空間的故事,就從這裡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