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裝修預算不NG》Vol No.1 網路說裝修每坪6萬?那是2015年的價錢

2025.06.26

(別讓舊的網路資訊去誤導你的預算計劃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在真正開始裝修前,最讓人焦慮的,往往不是風格,而是預算。
這一系列文章,想陪你釐清那些網路資料沒說清楚的細節,
幫助你用安心的方式,抓出屬於你家的預算方向。

這幾年,我們在面對裝修預算時,常常會聽到一個數字:「每坪六萬應該夠了吧?」這句話在設計初期的討論中出現得非常頻繁,也反映了許多屋主對於裝修行情的印象,仍停留在多年前的框架。

資源來源過時

這不是誰的錯。很多人買房已經是一筆龐大的支出,緊接著面對裝修時,理所當然會上網查資料、問朋友、比對經驗值。但當這些資訊的出處都來自幾年前的文章、或是不同地區、甚至是不同用途的案例時,結果往往就是:抓錯方向了。

我們最近接到一位屋主的來信,他說:「我上網看別人家 30 坪大約 180 萬就裝修好了,我也差不多這樣的預算,應該可以做得起吧?」他家的條件是北部、屋齡 25 年的中古屋,想做三房兩廳全室翻新。這個預算,在 2015 年的確有機會辦到,但在 2025 年的今天,光是工資與材料成本就已經不是同一個等級了。

北中南三區的裝修價格差很大

以現在的行情來看,北部地區的新成屋裝修,平均每坪至少從 NT$100,000 起跳;中古屋因為拆除與修補成本更高,常常落在 NT$110,000NT$130,000 之間,甚至更高。更別提若還有客製化設計、機能整合、或是空間重劃。

其實,許多屋主的裝修預算與設計需求,並不是差在「理性」,而是差在「參考來源」是否正確。網路上的資訊,大多數沒有時間戳記,也很少會註明地區與屋況背景。這就像你打開食譜,只看到一張照片和大概的食材,卻不知道是四人份還是十人份,也沒說烹飪所需時間一樣。

更多設計去滿足生活的需求

除了材料與工資的成本變化之外,現在的設計與生活方式也比過去更精緻、更複合。以前或許只追求基本功能,但現在,許多家庭會希望在有限空間內兼顧收納、動線、光線、甚至情感氛圍。這些需求聽起來「不浮誇」,但實際上都需要更多的專業介入與現場工藝配合。

我記得曾經有個屋主跟我說,他朋友是幾年前裝修的,抓了每坪七萬,做得還不錯。於是他也抱著一樣的預算找我們談。聊著聊著,我們發現他家的條件完全不同:屋齡老、格局要改、收納需求高,想要加強隔音、改良廚房動線、甚至還想擴大主臥衛浴。

這時我並沒有馬上潑冷水,只是陪他慢慢梳理需求與生活習慣,然後把這些條件一項一項拆開看,讓他自己感受到:「原來,我的需求比朋友多了這麼多。」最後,我們並沒有推翻他的預算,而是重新排序優先順序,把有限的資源用在真正重要的空間上。

設計師陪你一起作預算

所以,我們想做這一系列文章,並不是要說服你花更多錢,而是希望你能花得安心,知道自己為什麼這樣估,知道有哪些可能的差異值,知道該怎麼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
也許你會說,「那到底該怎麼預估自己的預算比較準?」 我們會在之後的文章中,介紹一套簡易又實用的估算邏輯,讓你用幾個條件,就能大致判斷出屬於自己的預算範圍。這不是要把你變成估價師,而是要幫你「抓一個心理有底的範圍」,後續再和設計師一起慢慢微調。

最後,還是想說,裝修從來都不是數字的比大小,而是選擇與生活的對齊。只要你的需求夠清楚,預算的運用就會越有彈性。每一位願意開口問的屋主,我們都看見了你對生活的重視,也希望我們能站在你的立場,一起找出真正適合你的做法。

你也正卡在預算這一關嗎?

或許你已經查了好多資料、問了好幾個朋友,
但越查越迷惘,越問越沒底。
這很正常,也很值得被理解。
如果你願意分享你家的條件與想法,
我們很樂意陪你一起整理輪廓,慢慢釐清方向。
不用急著決定,只要願意開始對話,一切就會開始比較清楚了。
歡迎留言、私訊,或填寫我們的簡單預約表單。
預算不是問題,看懂自己,才是關鍵第一步。

下一篇,我們會和你聊聊:為什麼同樣的設計,北部與中南部的造價會差這麼多?原來,差的不只是地點,而是整個供應與施工結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