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工程預算是依照地區的不同而有差異,不能以偏概全的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在真正開始裝修前,最讓人焦慮的,往往不是風格,而是預算。 這一系列文章,想陪你釐清那些網路資料沒說清楚的細節, 幫助你用安心的方式,抓出屬於你家的預算方向。
前幾年,一位在中部工作多年的屋主調回台北,他說他在台中30坪全室裝修含設計費不到200萬,「同樣的需求,應該台北也差不多吧?」
我們當下沒有立刻否定他的感覺,而是問他:「那你覺得一樣的設計,在不同城市,為什麼價格會不同?」
他想了一下,說:「台北人比較貴吧。」然後笑了。
的確,很多人第一反應是:「是不是台北廠商都比較賺?」但事實上,裝修價格差異背後有更多結構性的原因,而這些原因,常常不會寫在網路文章裡。
我們想在這篇文章,溫和地釐清這些差異,讓你在準備預算時,不再一頭霧水,也不再因為區域差異而懷疑自己的判斷力。
第一,台北的工資就是比其他區域高。
裝修工程的報價中,「人工費」是一個主要項目。舉例來說,同樣是一位木工師傅,他在中南部的日薪可能是 3,000~3,500 元,在台北則普遍是 4,000~4,500 元以上。你想想,整個裝修過程動輒要數週甚至數月,每一位師傅的日薪差個 800 元,累積下來就是幾萬甚至十幾萬的差距。
第二,施工環境與交通成本也不一樣。
很多北部屋主可能住在社區大樓,有管委會、有電梯、有搬運限制。光是運送建材、垃圾清運、工班排班時間,就比中部透天或低樓層社區複雜許多。這些額外的工時與安排,其實都會反映在預算中。
第三,台北的廠商與設計師,租金與人力成本也相對高。
一間設計公司若設在市中心,每月光是辦公室租金就可能是中部的兩倍,這些營運成本勢必會分攤在報價裡。不是為了賺更多,而是為了「撐下去」而不得不這樣算。
很多屋主誤以為中南部報價低,是不是偷工減料?事實上,這樣的理解未必正確。
中南部的生活節奏、房屋形式與施工環境本來就不同。工班習慣長時間待在一個工地,運輸動線較簡單,對於工期安排、材料進場也更彈性,這都會讓「同樣一個工程」的成本變得更低。
而且當地的設計師與工班,大多數也習慣一條龍式服務,反而減少了協調與外包的溝通成本。
如果你是在北部生活的屋主,我們會建議你把「北部行情」當作基本盤來看待,而不是用中南部朋友的經驗來當參考。
當然,這不是說北部一定要貴,而是你需要一個「現實基準點」,才有辦法去判斷:
當你理解價格背後的邏輯,預算就不再是「一個你要去猜」的數字,而是一個你可以一起調整的策略。
如果你正在從外地搬回北部,或準備在新城市裝修自己的第一個家,歡迎來聊聊你的狀況與擔心。我們不是只看數字,更希望陪你看懂「為什麼這裡是這個價」,再從你的節奏出發,慢慢找到真正適合你的預算規劃。
下一篇,我們會聊聊:「中古屋 vs. 新成屋:預算會差多少?」原來,看起來一樣的坪數,實際工程量可能完全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