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室內設計師為什麼要收設計費?

2025.06.23

(設計師應不應該收設計費?圖片來源:IDEOGRAM)

設計,不只是圖紙,而是一次陪你預想生活的旅程

有些朋友在剛開始接觸室內設計時,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:
「不就是畫幾張圖,為什麼就要收設計費?」
「設計師不就是幫我把想法畫出來嗎?」
「這些圖不是本來就包含在裝修工程裡的嗎?」

這樣的想法,其實不難理解。設計不像牆壁、窗簾、地板這些實體材料可以看見,也不像油漆、木作這些施工成果可以立刻驗收。它是一種比較「抽象」的東西,在還沒住進去之前,很難看得見、也不容易被感受。

但對我們來說,設計從來不是一張張的圖,而是一段從理解生活到安排空間的長路,一段透過時間與專業,陪你釐清真正需要與想要的旅程。

設計費,是怎麼產生的?

所謂的「設計費」,其實是設計師在整個專案流程中,投入的時間、心力與判斷的價值體現。這筆費用,並不是單純換來幾張漂亮的圖紙,而是包含以下這些工作與責任:

  • 了解你家的生活節奏:我們不只是問風格,而是會問你平常的生活作息、使用習慣,甚至你最常在哪個角落發呆。
  • 統整需求與預算:很多人對於「想要」與「負擔得起」之間沒有清楚界線,我們的工作是協助你釐清,找到能兼顧美感與現實的方案。
  • 創造專屬空間邏輯:平面配置圖的背後,其實藏著無數次的調整與模擬,讓空間真正符合動線、收納與比例。
  • 與工程團隊協調對接:一張施工圖,其實是設計師站在施工現場思考工法與細節的結果,不是畫完就結束,而是畫好之後還要解釋、對接、跟進。

這些工作,往往發生在還沒動工、甚至還沒畫出第一張圖之前。
所以我們常說:設計費,不是畫圖費,而是你能夠「開始想清楚生活樣貌」的第一筆投資。

設計費怎麼算?有幾種常見方式

設計費的計算方式,並沒有唯一標準,但透明、清楚、有邏輯,是基本原則。以下是目前市場上常見的三種收費模式:

依坪數計價

最直覺的方式:坪數乘以單價(例如每坪 $4,000$8,000 元不等),這種方式適用於多數住宅案件,適合需要整體規劃的業主。單價會依照空間複雜程度、服務內容而有所不同。

依工作階段分段收費

這種方式會把設計過程切割為幾個階段,常見如下:

  • 初步提案階段(了解需求、提出平面圖草案)
  • 深化設計階段(含 3D 模擬、材質搭配、風格提案)
  • 施工圖階段(詳細尺寸圖、天花板圖、水電配置圖等)

每一階段會清楚說明交付內容與修改次數,適合希望逐步確認、同時掌握預算的業主。

依總工程金額的比例收取

某些設計公司會根據最終裝修總金額的 10%15% 作為設計費。這種方式強調的是整體預算的配置效率,適合希望設計師全程參與、並掌握整體預算的客戶。但需要建立在雙方信任與報價透明的基礎上。

不論是哪一種計算方式,只要溝通清楚、雙方認同,都是合理的選擇。

設計費不是負擔,而是一種尊重與起點

我們理解,面對一筆還看不到「實體」的支出時,難免會感到猶豫。但我們也相信,願意付費的對話,才是真正開始的對話。

當一個設計師願意花時間了解你真正的生活、認真處理預算的安排、幫你過濾複雜選項,他的價值,就不只是一張圖紙,而是讓你更安心地走進一段新的生活。

而當你願意為這段旅程開始付費,你其實不是買下服務,而是給予自己一個真正思考、真正規劃的空間。

如果你還沒準備好,我們也不急著開始

在我們的經驗裡,真正好的合作,不是衝動開始,而是雙方節奏一致。
如果你還在觀望、還在思考,沒關係,我們不急著收案、不強求成交。

我們只想讓你知道:
設計,是一段關於你自己的探索過程,而不是快速換取「成果圖」的商品交易。

讓我們先聊聊你的生活,而不是方案

如果你正在思考未來的空間,但還沒完全想清楚需求與預算,
如果你在意家的氛圍勝過風格口號,
如果你更喜歡穩穩的陪伴、慢慢的推進
歡迎你與我們聊聊,不必急著決定,我們擅長從對話中找到方向。

寫封信,讓我們從你的故事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