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設計現場不NG》Vol.5 工程進度怎麼那麼慢?

2025.06.23

(工作進度雖然一定是呈現直線進行,但是工種之間如何銜接的好,才是更重要的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
每一位屋主,在裝修工程開跑後,最常冒出的心聲之一就是,「怎麼還沒好?」
看起來只是貼幾面磚、裝幾盞燈、刷幾道漆,為什麼要這麼久?是不是人力不足?還是工班效率不好?

但事實上,室內工程就像一場接力賽,各工種之間需要精準銜接,時間不是在「偷懶」,而是在等待「下一棒」的正確登場時機。

工程為何不能加快?

以下是幾個常被誤解的進度安排關鍵:

  1. 乾濕作業需間隔

舉例來說,泥作貼磁磚完,需要等待水泥砂漿自然乾燥、固定,才能再做後續的油漆批土或木作櫃體。
如果為了「趕快完工」而壓縮這個間隔,可能會導致牆面發霉、木作變形、磁磚鬆脫,日後反而花更多時間維修。

  1. 有些材料需要時間「熟成」

像是木作貼皮、油漆底層,有些塗料乾燥時間長達48小時以上,師傅不能為了效率而破壞流程。尤其潮濕季節,等待時間更要放長。這是職業倫理,也是對屋主負責。

  1. 排程=等人=等工種

木工與水電不是每天都待在現場。他們有不同案場,同時安排多個工程。專業設計團隊會根據工程順序與工班安排預先規劃排程。如果今天木作延後,明天的油漆就無法進場,這是「連鎖效應」,不是故意拖延。

工程中的等待,其實是一種保護

有時候,看似「什麼事都沒做」的幾天,實際上正在等待泥作乾燥、水電驗收、材料送達、訂製家具完工等等。每一個等待,都是為了後續能更順利進行。

就像煲湯,不是一直沸騰就代表有效果。慢火,才能熬出空間的深度與穩定性。

換個角度看「慢」

設計師與專業工班的合作,是為了讓空間變得更好,而不是讓時間看起來更快。
真正值得期待的,不是「早點交屋」,而是「交出一個值得長住的家」。

小提醒給屋主:

  • 若有緊迫的入住時間,請在設計階段提前告知,讓設計師排程更精準。
  • 工程前期可盡量避免頻繁進場催促,讓專業團隊安心作業。
  • 如果進度延遲,請與設計師確認背後原因,有時並非怠工,而是對品質的堅持。

打造你的節奏之家

如果你也認同「住得好」比「交得快」更重要,
如果你也在尋找一位能與你共同掌握節奏、步調一致的設計夥伴——
歡迎與我們聊聊。
讓我們一起,為你打造一個跟得上你生活節奏的空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