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設計現場不NG》Vol.3 想再加個插座?沒那麼簡單

2025.06.21

(水電工程是住家的心臟,它不像其他的裝修項目,它更需要作事前的妥善規劃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
有些屋主在現場走一圈,忽然靈光一閃:「這裡也想加一個插座耶!應該不難吧?」「冰箱要不要換個位置?比較通風耶!」看起來只是個小小的變動,卻可能連動整個電路、安全、甚至裝修進度。
插座,真的不是你想加就能加。

插座不是「插在牆上」而已

許多人以為,插座就是在牆上挖一個洞、接條電線、鎖個面板,施工師傅手一抬就能搞定。但真正的系統設計,講求的是回路規劃、安全負載、家具配置與未來使用情境。

舉例來說:

  • 插座太多但分回路太少,可能導致過載、跳電
  • 臨時新增的位置,可能原本沒有預埋管線,只能「外拉明線」
  • 插座高度若未配合櫃體,完工後可能被櫃子蓋住,形同虛設
  • 插座與燈具共線,可能造成電壓不穩或干擾
  • 插座距離水源過近,會有觸電風險,須加裝保護裝置

電不是開玩笑的東西。每一個多出來的插座,都需要經過整體評估與安全計算。

加一個插座,會牽動什麼?

你可能不知道,為了你想「多一個插座」,設計師與工班需要:

  • 重新評估電箱配置與電路負荷
  • 修改原有的線路圖與圖面配置
  • 確認現場是否能鑽牆布線(有無樑柱阻隔)
  • 拆除已完成的部分牆面或壁體,重新拉線
  • 補土、油漆、修復飾面,甚至延後其他工項進場時間

這樣的改動,不只費時費工,還可能造成整體進度錯亂,甚至引發責任爭議。

插座,是設計前期就該決定的事

一份好的設計圖,在初期平面配置與立面設計階段,就會整合使用需求與家具位置,預先決定插座的位置與數量。

設計師會根據這些考量來配置插座:

  • 使用動線(例如:沙發旁要插閱讀燈、茶几旁要充手機)
  • 家電需求(例如:電鍋、烤箱、吹風機的高功率用電)
  • 家具遮擋(櫃體是否會擋住插座,或要在櫃內預留孔洞)
  • 美感整合(避免牆上插座太多、破壞整體視覺)
  • 彈性與預留(例如電視牆、餐邊櫃可藏入多孔延長線)

換句話說,插座的配置不是現場「想加就加」,而是一種事前的設計與預判能力。

如果真的非加不可,該怎麼辦?

若真的有新需求或忽略的點,在現場才發現想新增插座,請依照以下原則處理:

  1. 先與設計師討論,不直接指揮工班
    • 設計師是整體圖面的統籌者,會評估是否可行與安全。
  2. 尊重施工順序,不在不對的時間點強行追加
    • 若油漆已完成,拆補風險更高,改動代價會大幅增加。
  3. 理性看待追加的成本與工期
    • 加設插座可能需補工、補材料,甚至拉長工程期。
  4. 預防勝於補救,事前盡量把生活需求思考清楚
    • 這才是高效率、低成本、不NG的關鍵。

空間的智慧,在於提前理解生活的可能性

好的設計從不排斥變化,但必須有節奏、有原則、有整體性。
插座的位置,也許只是你生活中「一個小舉動」的延伸——手機充電、吹頭髮、泡咖啡、接吸塵器
這些看似小事,卻串起整個生活的便利與安全。

在設計之初就與設計師一起好好想清楚,才能避免未來在現場「猛然想改」,結果花得更多、改得更亂,還可能留下難以彌補的缺口。

給真正在意生活的人

你不是追求最多插座的人,而是想在生活中不被打擾、不留遺憾。
若你願意花一點時間,與我們一起從生活角度思考空間配置,
我們將為你打造一個真正貼合日常的空間,而不只是「看起來不錯」的設計。歡迎預約諮詢,與我們聊聊屬於你的空間習慣與生活節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