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施工現場就像一個生產線,每一個步驟都要詳細計算過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在裝修的過程中,有些屋主會因為急、擔心預算,或是「剛好有人可以幫忙」,選擇自己另外叫水電、油漆等工種進場幫忙處理部分工程,想說省點錢、快一點完工。但你知道嗎?這樣看似無傷大雅的決定,其實會在整體工程中,埋下許多難以挽回的風險與後果。
這一篇,就來拆解「自己找師傅進場」到底會造成哪些混亂,並告訴你,為什麼這不是一條值得冒的險。
一、你忽略了「責任歸屬」的原則
在室內設計案中,設計師通常會協助整合、安排各工種的施工時程與交接責任。當你自己找人進場施工,不僅跳過設計師這個「總整合者」,還會讓後續出現問題時,責任無法釐清。
例如:
二、打壞了施工節奏與安排,得不償失
你可能會想:「只是刷個牆、拉幾條線,有那麼嚴重嗎?」事實上,室內工程的施工節奏是精密安排的,每一階段的前後順序都有其邏輯與技術條件。
若在設計師不知情的情況下插入外部師傅,會產生以下問題:
更麻煩的是,若之後你還是希望設計師幫忙處理善後,他也難以掌握外部師傅的施工細節,進退兩難。
三、你的「便宜」很可能變成「花更多錢」
有些屋主會被熟人師傅一句「我算你便宜啦」打動,沒跟設計師討論就安排進場。但別忘了:
一時的便宜,很可能換來更多的補救、溝通與返工成本。特別是空間中的細節處理(像是電源位置、油漆顏色、施工方式)若沒有完整掌握,很容易出現「接不上」的斷裂感。
四、團隊信任與專業界線
設計師與他的工班是一個合作已久的團隊,彼此間的默契、施工邏輯與品管方式,是建立在長期磨合與信任基礎上的。
當你自己介入找人,由於之前沒有磨合的經驗,就會讓設計師難以主導及掌控整體施工進度。更嚴重的是,當客戶自找的工班,可能不聽設計師的管理,而自作自的,這樣一來,就難保原本的品質與動力,最後受害的,還是客戶的空間。
曾經有一個例子,某客戶覺得設計師報的木地板太貴,就自行在網路上找了一家便宜的,結果,因為是由客戶自行管理該工班的進度與品質,而設計師也無法管理,所以,導至門關不起來,以及,不同地坪材質之間不平整的情況。
還有一個例子,客戶自己找了油漆工班,進場後,沒有對已作好的木作櫃或裝飾牆面(或地面磁磚)作完善的保護,結果,毀損了已經完成的面材。這就造成了後續許多的問題。
並不是說屋主永遠不能推薦熟識的工班,而是應該在一開始就提出,並交由設計師判斷與整合:
這樣的合作,才是真正有序、有品質的共作。
我們明白你想快點入住、控制預算的心情,但空間的品質,從來不是靠「多找幾個人幫忙」就能加快完成的。真正的效率,是信任設計師與專業工班的整合,讓每一步都能有邏輯、有保障地完成。
我們不是最便宜的選擇,但我們始終是「站在你身邊的夥伴」。
若你正在找一位能夠幫你整合全案、把關現場、並以長遠使用為出發點的設計師,歡迎來聊聊。
讓設計回歸安心,而不是冒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