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用照片記綠工地進展狀況,原本就是好事一件,不過,上傳相片前,請三思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裝修現場狀況百百種,一個沒注意,就可能NG!這個系列,寫給想要裝修的你,
提醒那些「最常發生、最容易誤會、也最值得事先知道」的現場眉角。
屋主看到裝修進行中,總會忍不住拍個幾張現場照,傳給家人看看進度、問問朋友意見。但這個看似無害的小舉動,卻常常在不知不覺中,引發一連串誤會與混亂。
尤其是當照片流傳到親戚群組、朋友群或辦公室同事群時,最常見的回饋不外乎是:
於是,本來只是想記錄與分享的一張照片,卻變成了壓力的開端。還沒完工的空間,被當作「成果品」來檢視;尚未清潔的地面、尚未油漆的牆面、甚至是正在施工中的線路與配管,全都成了大家批評指教的對象。
設計與裝修,是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的「合奏過程」。
在油漆未完成前、燈具尚未裝設前、家具尚未進場前,現場看起來當然「不像家」。甚至有些部位在收邊之前,會刻意保留毛邊或做保護處理——這些都不是錯,而是程序的一部分。
但當不熟悉工序的親朋好友,僅憑一張現場照來下評論時,往往會誤把「正在進行中」當作「做錯了」或「不合理」,甚至對你大驚小怪地說:「你這樣以後一定會後悔!」讓屋主陷入兩難,回去質疑設計師,甚至要求現場停工說明。
許多屋主承受不了來自家人的疑問與干涉,開始要求現場即刻調整,導致師傅與設計師無所適從—
要解釋工序、還要安撫情緒、還要停下原先進度配合改動。這些額外的耗損,往往就是從「一張不恰當的現場照」開始的。
這不是說屋主不能拍照,而是「何時拍」、「拍來幹嘛」、「給誰看」都值得再三思量。
一張照片,也可能改變一個空間的命運。
拍照前,先想一想這是記錄、還是評審;
分享前,先問一問這是鼓勵,還是干擾。
我們理解屋主在裝修時的期待與焦慮,也知道你希望親友一起見證這個家的誕生。但請放心,專業的設計與細緻的施工,一步一步,會帶你走到真正舒心的成果。如果你正在經歷裝修的過程,也遇到類似的問題,歡迎來訊聊聊,我們願意提供你專業、溫柔的建議與陪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