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生活必須有態度,但,不是演給他人看的樣品屋內的生活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在這個系列裡,我談的不是設計風格,也不是作品多美。
而是設計背後,那些沒那麼顯眼、卻攸關合作的信念與選擇—
為什麼我不參加免費競圖?
為什麼我願意慢慢聊、卻不願意隨便畫?為什麼我相信尊嚴、信任與專業,也是一種商業邏輯?
如果你也正在找設計師,或者剛好想找一種比較安靜、但穩當的合作方式,
也許,這裡的文章,會讓你認識我多一點。
社群平台上,人人都可以分享「好美的家」。
乾淨、純白、寬敞,幾乎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範本感。
但真實生活,不是永遠都在拍照。
不是永遠都有陽光,不是永遠整齊,
更不是永遠都穿著居家服,在完美角度喝咖啡。
餐桌上,更不會裝飾的像樣品屋那樣的精緻。
主臥室的床上,從來就不是擺滿了漂亮的一堆枕頭,然後一縷紗巾斜放在床角,刻意的創造出那份隨性。
你真的有在這個空間「生活過」嗎?還是在刻意營造的「完美生活」?
有沒有試過在某個沙發上打瞌睡、
有沒有在半夜摸黑走到廚房,燈光不刺眼?
有沒有曾經覺得哪裡好像卡卡的,但說不上為什麼?
有些設計,很會拍照,卻不一定好住。
而真正能住得久、住得舒服的設計,
往往不是第一眼最驚艷的,
但卻是住上一年、兩年、五年後,還會默默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。
我不是設計一張社群上會爆紅的照片,
我是在幫你打造一個,可以過日子的地方。
生活必須有態度,但是,你不需要把生活演給誰看。
讓我們一起把「真實生活」這件事,當成設計的起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