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2025裝修攻略》Q&A No.1|一坪裝潢費到底要抓多少?

2025.11.07

(市場行情常變,但抓對預算區間,就能避免後續設計的取捨的拉扯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系列前導

根據20232025年間的網路討論統計,台灣民眾在面對室內設計與裝修時,最常提出十四個核心問題。這些問題從預算、流程、設計到風險,幾乎涵蓋了裝修過程中每一個關鍵環節。
因此,我們以「問與答」的方式,一篇回應一個問題,希望幫助你在啟動裝修前,先釐清方向,少走彎路。

 

問:現在裝潢一坪到底要多少錢?網路上的答案差這麼多,該怎麼抓才合理?

 

答: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屋主的起點,但答案從來不是單一數字。
因為「裝潢費」其實是一連串選擇的結果──取決於房屋狀況、使用需求、設計深度與施工品質。

一、認清基準:不同狀況,不同費用

若以近三年市場行情來看,台灣的裝修費用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層級(以每坪為計):

類型

新成屋裝修

老屋翻新

特點

基礎型

7–9萬/坪

8–12萬/坪

以功能為主,包含水電、油漆、簡易系統櫃

中階型

10–15萬/坪

12–18萬/坪

融合設計感與實用性,常見於三房兩廳或家庭宅

高質感型

18–25萬/坪以上

20–30萬/坪以上

客製化家具、材質講究、細節處理精緻

以上為平均區間,依地區、材質與設計內容會有差異

換句話說,同樣是「裝潢一坪要多少」,答案會隨你的「生活標準」而改變。
有人追求高質感與細節,也有人著重基本機能與預算控制——沒有對錯,只有適合。

二、別只看單價,要看「範圍」

很多人只記得「一坪10萬」,卻沒注意那10萬裡包含什麼。
正確的預算思考應該是:「這筆金額能做到哪些項目?
比起單價,更應關注內容範圍,例如:

  • 是否包含水電更新與基礎泥作?
  • 是否計入設計費與監工費
  • 家具、窗簾、燈具是否另計?
  • 有沒有預留3–5%彈性預算

懂得拆解報價,才能真正看懂「坪價背後的真實成本」。

三、預算規劃的三分法則

若要初步估算整體裝修預算,可以參考「三分法則」:

  • 設計與繪圖:佔整體預算約10–15%
  • 工程與施工:佔60–70%
  • 家具與家電:佔15–25%

這樣的比例能讓設計、品質與使用性維持平衡。
若預算過度壓縮在施工端,往往會犧牲設計深度與後續維護品質。

四、老屋翻新,別忽略「隱形預算」

老屋翻新的最大變數不在裝潢,而在基礎工程。
像是水電管線老化、防水層剝落、牆面不平整,
這些項目一旦重作,成本就可能超過新成屋。
建議在預算規劃時,預留至少10–15%作為不可預期費用
才能在突發狀況下維持彈性,而不至於中斷施工。

五、別忘了時間也是成本

許多人在談預算時,只看到金額,卻忽略了「時間」。
工期拉長、反覆修改、等待材料進口——
每一次延誤,都會造成額外支出與心理壓力。
與其追求最便宜,不如追求最順利的合作節奏。

一坪裝潢費多少,沒有固定答案,但可以有清楚邏輯。
懂得掌握範圍、設定優先順序、保留彈性,
你就能在預算與理想之間,找到最合適的平衡。

想更清楚了解自己的屋況與預算範圍?
歡迎與我們聊聊,讓設計與現實之間,有更安心的距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