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系列最終篇:完工不是結束,而是新生活的開始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許多屋主在裝修接近尾聲時,會產生一種「終於結束了」的心情。但對設計師來說,真正的設計價值,其實是在交屋之後才慢慢展開的。因為設計的目的是讓生活更好,而不是蓋一間漂亮的樣品屋。
這一篇,我們想帶大家理解,設計不是交屋時畫下句點,而是在你開始住進去、使用它、感受到它時,才是真正的設計成果。而你與設計師的合作關係,也不應該隨著完工而結束,而是能夠轉化為一種「長期關心」與「信任資源」。
一、完工 ≠ 結束:驗收,是生活的啟動儀式
每個工程在結束前,都會有一個「驗收」的流程。這通常是設計師、屋主、與工班三方共同確認現場成果的時候。但這不只是找缺失、列清單、交鑰匙的流程,而是一個生活即將啟動的儀式感。
好的設計團隊,會幫你檢查哪些地方可能還需要微調、哪些功能需要解說使用方式,也會提醒你後續的保養方法,例如:
這些說明,不是附加服務,而是讓你的空間從「設計品」變成「生活場域」的關鍵步驟。
二、設計師的角色轉變:從顧問變成生活的後援
當設計師完成設計與監工後,是否就會離開、消失、再也不聯絡?好的設計師不會。他們會主動提供一段時間的保固服務期,這段期間若有任何非人為損壞的問題,都會協助修繕與協調。
甚至更重要的是,設計師成為你未來空間使用的諮詢窗口。例如:
這些小問題,若一開始就有信任感,屋主會放心回來問,而不是上網亂找解方或誤判成「設計師沒做好」。
所以說,好的設計關係,不是一次的服務,而是一種空間使用歷程的長期陪伴。
三、情感價值:當「設計」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
許多曾與我們合作過的屋主,在搬進去住一段時間後,會私訊我們說:
「某天陽光灑進來,我終於懂你為什麼這樣安排窗簾。」
「那天下班累了,看到我家玄關的那盞燈,我真的有被安慰到。」
「一開始還沒感覺,但後來覺得,這個收納設計真的很懂我。」
這些話,是設計師最珍貴的禮物。它們不是在圖面上看得出來的成果,也不是施工驗收可以立刻知道的效果,而是時間帶給使用者的體驗沉澱。
我們常說:「設計不能保證你一開始就愛它,但它能確保你越住越懂它、越用越舒服。」
《設計現場不NG》這個系列,陪你走過了裝修施工的每一個敏感環節,目的不是教你變成設計師,而是讓你成為理解流程、有判斷力、會信任的屋主。
我們始終相信:
好的空間,不只是交屋時美,而是十年後,依然讓你想住在裡面。
因為設計,是為你而作的,也是陪你一起生活的。
你的生活即將展開,別讓設計在最關鍵的時刻缺席。
讓我們陪你一起,把「空間」真正變成「生活」。
歡迎私訊我,讓我們一起討論你對家的想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