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輕鬆面對裝修痛點》Vol.12 裝修進行到一半,不小心打破水管,水漏到樓下,怎麼辦?

2025.08.18

(工地現場總會有一些突發狀況,事前的準備工作很重要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有些裝修災難,不是因為誰做錯,而是因為「沒預先看見風險」。

比如這個場景:
打牆面或地面時,鑽到水管,聽到「啪!」一聲,水開始噴出來。
一時之間,大家慌了手腳,樓下鄰居也來敲門,甚至打電話給管委會。

你原本只是想把廚房動線調整得更順一點,怎麼會變成全棟警報響起的災難?

這不是劇情,而是很多屋主真實面臨過的場面。

裝修現場「意外」的背後,其實是資訊不對等

許多屋主在裝修前,沒看過舊有的管線圖。
但事實上,大樓的施工圖常常遺失、缺漏,或根本沒更新過。
而現場工班(尤其是水電或泥作)若沒有提前使用測管儀、雷達掃描,就會以「經驗值」來推估水管走向。

於是,一旦動到牆壁、地面,哪怕只是想釘一個小東西,都可能打中埋在裡面的水管或電線。
特別是老屋、重新分間的格局、或換過幾次裝修的空間,風險更高。

地面的水管處理方式

通常來說,水管都是走地面,之後,由泥作舖上水泥粉平,水管的位置就看不見了。為了避免將來木地板施作時亂打釘子,設計師一定要記錄水管的位置,並在水泥粉平上,用噴漆標示位置,這樣子,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發生。

情況發生後,誰該負責?怎麼處理?

這類狀況最常見的第一反應是:「現在該找誰處理?是工班嗎?設計師嗎?還是管委會?」

我們先釐清幾件事:

  1. 立即處理止水與報修
     -關閉總水閥。
     -立即聯絡水電師傅搶修。
     -現場若積水,應儘速排除,避免延伸到樓板滲透或木作損壞。
  2. 通知樓下住戶與管委會
     -第一時間表達歉意與處理意願,比推責更能降低衝突。
     -留下修復照片與紀錄,有助於後續溝通。
  3. 釐清責任與保險理賠
     -若由設計師統籌,通常會協助處理與紀錄,並協調雙方溝通。
     -若有裝修保險(例如公共意外責任險),可申請理賠修復費用。
     -若沒有保險,則由責任歸屬方與樓下協議,可能需要賠償部分維修或精神損失費用。

預防,遠比事後彌補更關鍵

其實,這類事件是可以降低發生機率的。關鍵不在於技術多厲害,而在於——是否有意識到這些事「有可能會發生」。

一位專業的設計師,會在動工前與屋主說清楚以下幾點:

  • 哪些區域風險高?
  • 是否需要施作前掃描、勘查?
  • 一旦發生意外,會如何協助處理?
  • 是否已納入工地責任險或第三方保險?

這些不是「危言聳聽」,而是建築結構中原本就存在的變數。

裝修是一場「邊走邊修」的工程,更需要清楚地引導

多數屋主並不是不想負責,而是不知道怎麼應對。
在緊張的當下,如果沒有一個冷靜的人協助,情緒就會先失控。

你需要的,不是更多的資訊,而是能把資訊轉譯成「行動步驟」的人。
而這個角色,正是設計師的價值所在。
不是畫圖而已,而是成為你與這個龐大現場之間的橋梁。

你不需要一個永遠不出事的工地,而是出事時有人在

裝修不是完美工程,而是一段會有意外、變數與突發狀況的旅程。
我們無法保證所有過程都平順無波,但我們能陪你一起,
在每一個慌亂當下,知道該怎麼做、怎麼溝通、怎麼收尾。

我們理解你面對的焦慮,因為我們也曾站在那個樓下、樓上的現場。
如果你正在規劃裝修,或曾經遇過這樣的難題,
歡迎讓我們聽你說,然後由我們開始替你規劃下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