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設計筆記》Vol.8「這樣住十年會怎樣?」我常這樣問自己

2025.08.05

(設計的考量,必須將時間的因素納入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
圖面上,每條線都是當下最理想的配置。
但生活,不會永遠停留在圖面那一刻。

有時候,我看著自己畫好的平面圖,會在心裡問一句:

「這樣住十年會怎樣?」

會不會衣櫃用了五年後發現掛不下外套了?
會不會孩子長大以後,開始嫌房間太小、燈太暗?
會不會沙發區最後堆滿雜物,根本沒人坐下來好好看一場電影?

設計師的責任不只是在「完工交屋」那一刻,
而是在那之後的十年裡,這個空間是否繼續順、繼續貼近生活的變化節奏

我曾經為一位屋主設計廚房時,刻意多預留了幾個插座、讓流理台高度可以微調,櫃體高度也降低一點。
不是因為他現在有需求,而是他提到:「我媽有時候也會來幫忙煮飯。」

這句話讓我停下來想那五年後呢?十年後呢?
會不會有一天,這個廚房變成他跟孩子一起備餐、他母親變成使用者主體?
於是,我重新檢視整體的空間緩衝區、燈光、插座位置、甚至站立區的足夠寬度。

我不是在預測未來,而是在為「尚未發生的生活」留一條路。
這是我心裡常默念的那句話的意義:
「這樣住十年會怎樣?」

設計筆記小提醒:

空間不是設計給現在的你,而是設計給你即將變化的人生狀態
好的設計,不怕時間長,只怕當生活改變時,空間沒跟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