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設計筆記》 Vol.6 現場的一把捲尺,勝過三張圖

2025.08.03

(適當的尺寸所展現的空間感,是無法從相片中感覺到的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我曾經犯過一個錯。
不是設計失誤,也不是施工瑕疵,而是我「以為自己已經掌握得夠準確」。

那是一間主臥室,我替客戶設計了一組靠牆的大衣櫃。
衣櫃離床尾大約有一公尺的距離,平時走過,寬度是沒問題的。
我看了圖,也在現場走過,沒有特別異樣。

但等到櫃體安裝上去那一刻,我才猛然發現問題
一打開櫃門,走道就只剩不到四十公分。
人根本無法正常通過,得整個側身,甚至貼著床尾才能勉強走過去。

那不是誰的錯,而是我在圖面上沒有完整模擬生活裡的真實動作
我只量了人走過的寬度,卻忘了加上櫃門開啟後所占的空間。

後來我把開門方式改為橫拉式門片,問題才得以解決。
這件事讓我一直記得——再好的設計,也要落回人的行為本身。

從那以後,我更是隨身都會帶著捲尺,甚至是雷射測距儀,用來提醒自己,要掌握尺寸和人的關係。
不是因為我不相信圖面,也不是因為尺寸有誤,而是——
我要再次確認我心中的空間感,跟眼前這個真實空間之間,還差多少。

捲尺讓我記得,不要只看數字,要想像人怎麼走、怎麼站、怎麼轉身。
它是一種重新對焦。
讓我設計的不只是圖面上的尺寸,而是生活裡的節奏感。

設計筆記小提醒:

設計師不是機器,圖面上再完美,也可能遺漏身體的直覺。
拿起捲尺,多走一次、多想一步,是讓想像與現場的差距變小
也是設計從「圖」走進「人」的過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