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作為一個好的聽者,是作為室內設計師很重要的一件事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這幾年下來,我聽過很多次屋主說:「我也不知道怎麼說,就是覺得這裡怪怪的。」
有時候,是在現場踏勘時;
有時候,是在看設計圖時;
有時候,甚至是在施工已完成、準備交屋的那一刻。
對設計師來說,這句話其實是一道挑戰。
它不是問題描述,也不是具體需求,而是一種模糊又真實的感受。
以前我也會緊張,急著去解釋:「這裡其實是依照尺寸規劃的。」
或是立刻反問:「你說的怪,是哪一種怪?」
但後來我明白,這不是設計師的防衛時間,而是傾聽的時間。
「怪怪的」並不等於指責,而是屋主試圖用語言包住他心裡那個說不出口的違和感。
就像有一次,一位女屋主站在餐廳區,一直搖頭。她說:「我也不知道哪裡有問題,但就是不舒服。」
我們沒急著改設計,只是陪她站在那個位置一起看。過了一會,我問:「你是不是覺得動線太急?你走到廚房時,好像還沒準備好要轉彎了?」
她眼睛一亮,點頭說:「對!就是那個轉彎,好像太快了,腳步跟不上。」
那一刻,我知道我們不是在處理設計問題,而是在翻譯一種身體的節奏感。
圖紙上沒有問題,比例也合理,但生活不是用比例過的,而是用感覺活出來的。
我們後來調整了餐桌的位置,挪出一道緩衝線。從此,轉彎不再急促,餐廳也不再「怪怪的」。
設計筆記小提醒:
如果你也曾站在一個空間裡,說不出哪裡不對勁,只覺得「怪怪的」,
那表示你的感受已經先於語言做出反應了。
設計師的工作,不是否認這份感覺,而是一起去找出它背後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