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當圖紙攤開來討論時,才是設計的真正開始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一張圖,不只是圖。
它有時像一面鏡子,讓人第一次正視自己的生活樣貌。
也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對「未來怎麼生活」的深層想像。
還記得那是一對年輕夫妻的案子。
主臥配置其實很單純,但當我們討論到床頭插座時,事情開始變得有點不同。
我問:「你們睡前會滑手機嗎?通常怎麼充電?」
這個問題乍看很日常,卻讓他們停頓了一下。
太太說她喜歡聽音樂入睡,手機常放在枕邊。
先生則想遠離電子產品,希望能放在抽屜裡充電。
後來,他們甚至想到未來可能會有孩子,嬰兒床該放哪?會不會卡到插座?會不會有安全疑慮?
於是,在設計圖討論的過程中,這件原本「應該很快就能決定」的小事,竟讓我們反覆重新審視了幾次。不只是在談插座的位置,而是在想像——當生活真正開始時,我們會怎麼做?我們會不會改變?
這段討論真正重要的不是插座本身,而是他們在這個過程中——
第一次仔細地、彼此交叉地想像:原來我們是這樣生活的,原來我們未來會變成這樣生活。
對我來說,這就是圖面的價值。
它不是定案,它是橋樑。
讓屋主從感覺走進理解,從模糊走向選擇。
設計師的工作,從來不只是畫出一個「漂漂亮亮的家」。
我們畫出的是一張生活提案—讓屋主能看見他們真正的習慣、矛盾、渴望,甚至改變。
而圖面,就是讓這一切發生的舞台。
設計筆記小提醒:
當你拿到設計圖的那一刻,不妨慢下來看看:
這裡的每個位置、每個選擇,是不是和你的日常習慣對得上?
設計不是命令,而是邀請你重新理解生活的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