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面對生活的意思,就是「我是如何開始及結束一天的行程的」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在這個系列裡,我談的不是設計風格,也不是作品多美。
而是設計背後,那些沒那麼顯眼、卻攸關合作的信念與選擇—
為什麼我不參加免費競圖?
為什麼我願意慢慢聊、卻不願意隨便畫?為什麼我相信尊嚴、信任與專業,也是一種商業邏輯?
如果你也正在找設計師,或者剛好想找一種比較安靜、但穩當的合作方式,
也許,這裡的文章,會讓你認識我多一點。
有些人,住進新裝潢的家,卻反而更不自在。
衣服不知道該放哪裡,喜歡的物件沒地方擺,
沙發坐了三次就後悔,因為總覺得不是為自己選的。
很多看起來完美的家,其實沒有為「你」留下空間。
那不只是收納或動線的問題,
而是設計師有沒有真正聽懂你,
知道你怎麼生活、什麼東西重要、你喜歡的節奏是什麼。
你也許不需要一個豪華的空間,
但一定渴望有一個地方,是為你量身打造,能讓你鬆一口氣的。
那才叫做家。
如果你不想再將就自己在空間中的「邊邊角角」,
也希望有一個真正為你而設的角落,
讓我來聽你的生活,幫你找回那個「屬於你的位置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