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設計在地圖:大安篇》Vol.2 住在公園旁,不只是地段:裝修後的生活格調

2025.11.05

(和許多快速翻新的區域不同,大安是一個「有層次」的生活圈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住在大安森林公園旁邊,是許多台北人心中的夢想。
清晨可以聽見鳥鳴,午後推開窗就能感受到微風,週末散步幾分鐘,就能在草地上享受陽光。這樣的便利與舒適,只有大安能同時給你。

不過,真正住在這裡的屋主們,往往會有另一層思考:
「翻修之後,還能不能保留大安特有的氣質?」
「如果設計太過浮誇,會不會和這裡的氛圍格格不入?」

大安的生活圈,低調卻深具質感

和許多快速翻新的區域不同,大安是一個「有層次」的生活圈。

你走過 青田街,會看見保留下來的日式宿舍,斑駁的木格窗、靜謐的小庭院,帶著一種歷史的溫度。這裡的氛圍告訴我們:美,不一定是嶄新的,它也可以是經過時間洗禮的沉穩。

瑞安街 一帶,則是靜謐的住宅巷弄,咖啡館與設計小店隱身其中。這種「鬧中取靜」的格調,正是許多屋主在翻修時追求的——安靜,不張揚,但細節裡處處有講究。

而在 永康街,則是另一種氣息。這裡人氣旺盛,異國餐廳與傳統小吃並存,街道上永遠有故事。住在這裡的人,翻修時往往希望能兼顧「熱鬧生活」與「家中的寧靜」。

這些生活圈共同構成了大安的獨特氛圍:繁華與靜謐並存,歷史與現代交融

設計與裝修時,大安屋主真正的在意

我常聽到屋主說:「我希望翻修後的家,是耐看的,而不是三年就過時。」
這句話,其實很大安。因為這裡的住戶,大多優渥卻低調,對家有要求,但不追逐炫耀。

在大安翻修,屋主通常會在意:

  • 材質是否自然、耐久:木質、石材、布料,比華麗拼貼更能代表大安的氣質。
  • 氛圍是否呼應地段:設計不是要「壓過」環境,而是要與公園、巷弄的氛圍融合。
  • 空間是否長久舒適:不求花俏,而是希望十年後依然自在。

歷史與現代,並存於設計之中

大安最迷人的地方之一,就是它的歷史建築。青田街的日式宿舍、永康商圈的老屋、仁愛路沿線的建築群,都在提醒我們:大安不是一張白紙,而是一幅正在延續的畫作

翻修不該是徹底抹去過去,而是讓「舊的溫度」和「新的舒適」能在同一個家裡共存。
例如在一些大安住宅裡,舊牆面上的肌理,反而成為設計裡最耐看的細節;又或者,一棵院子裡的老樹,被保留下來,成為家中景觀的一部分。這些都是延續,而不是取代。

裝修的細節,其實藏在日常

很多人以為設計就是「風格」。
但大安的屋主往往更重視那些不張揚,卻能長久影響生活的細節:

  • 光線:讓晨光可以穿過客廳,午後的陽光能在書桌前停留。
  • 動線:回家動線要流暢,不必太複雜,越簡單越舒適。
  • 靜音:隔音窗、布料、木地板,讓外面的喧囂留在街道,家裡始終安靜。

這些細節,才是大安的真正奢華。

傳承,也是一種設計

很多大安的屋主,其實在這裡住了很久。有人是從小住到大,父母留下的房子需要更新;也有人剛成家,希望在這裡給孩子更好的環境。對這些住戶來說,翻修不是「拋棄舊有」,而是「延續記憶」。

  • 書房的位置,也許是孩子寫功課的地方;
  • 客廳的氛圍,也許延續了父母過去的習慣;
  • 廚房的重新規劃,不是單純的設備升級,而是為了下一個世代的日常。

大安的翻修,常常承載著一種「家庭傳承」的意味,這也是其他區域比較少見的。

設計不是改變,而是延續

很多人對翻修有個誤解,以為是「徹底改變」。
但在大安,翻修更像是「延續」延續你的生活方式,延續大安的氣質,延續這個地段帶來的寧靜與便利。

好的設計,不是把家弄得讓人一眼驚豔,而是讓住在裡面的你,每天都覺得安心、自然。

或許你現在正有這些擔心:

  • 「翻修會不會讓家看起來太誇張?」
  • 「老公寓翻修後,真的能符合大安的格調嗎?」
  • 「設計師會不會把我的家,改得不像我自己?」

我想告訴你,這些疑慮都是可以解決的。
設計的本質不是「改掉」你的生活,而是「幫你找到」屬於你的生活方式。

如果你也住在大安

如果你也住在大安,正在思考翻修,不妨和我們聊聊。
我們能幫你找到最適合的節奏,讓家在十年後,依然與大安一樣:低調卻優雅,沉穩卻自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