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最好的設計,不是流行,而是貼合你每天的日子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很多人聊到裝修時,第一句話常是:「我想某某風」。但真相是,生活習慣才是房子的核心設定。
如果你的家只是好看,卻沒有回應生活習慣,那麼再漂亮也只是展場,而不是可以久住的地方。家應該承載生活,而不是讓生活遷就房子。
一、生活習慣如何影響設計?
二、常見的「生活習慣 vs. 設計矛盾」
這些矛盾,不是設計「不好看」,而是設計沒有對應到真實生活。
三、設計師怎麼做?
設計師的工作,就是把生活習慣轉譯成空間配置。
好的設計師,不是先決定風格,而是先問清楚你每天的習慣,再來安排空間。
四、案例分享
1. 晚睡家庭的燈光解方
一個小家庭裡,爸媽常加班晚回家,孩子卻要早睡。設計師規劃了「分區照明」:公共區域用柔和間接光,走道加上夜燈,讓爸媽回家不會打擾孩子睡眠。
2. 重度開伙家庭的廚房設計
一對夫妻每天都煮飯,設計師建議「半開放式廚房」:備餐時能與家人互動,但油煙仍能被隔絕。同時,檯面材質選耐髒易清潔,油煙機升級為強效排煙型號。入住後,他們笑說:「這才是我們真正的戰場廚房!」
3. 有寵物的家
一位養貓的屋主,原本煩惱貓砂盆與家具衝突。設計師設計了「隱藏式貓砂櫃」,還特別挑選耐抓材質。結果家裡不再有異味困擾,客人來訪時也不會注意到貓砂區。
五、屋主可以怎麼做?(小任務)
這個小任務,不需要專業背景,卻能幫助設計師快速抓住重點。
家不是展場,而是日常。
真正的好設計,不是把風格套進房子,而是把你的生活放進空間裡。
所以,不必焦慮自己沒有設計眼光。只要把生活習慣誠實地說出來,設計師就能替你翻譯成合適的格局與細節,讓你的家真正為你而活。
因為,家的樣子,就是你生活的樣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