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隨著「宅經濟」的崛起,有一個舒服的居家空間,變的更重要了。圖面面源:IDEOGRAM)
在多年的室內設計經驗中,我遇過形形色色的業主,但有一個故事,至今仍讓我會心一笑。
有一位屋主,自稱「很宅」,委託我重新設計她的家。朋友們原本笑說:「新家這麼漂亮,你應該會更常出門吧!」結果完全相反——搬進去後,她變得更宅了。
她對我說:「設計師,這不是抱怨。因為現在的家,真的太舒服了,我根本不想出門!」
這句話,正好點出了室內設計最被忽略的價值——情緒價值。
當我們談到裝修,常聽到的關鍵字是「功能」、「收納」、「風格」。
但真正決定一個家能否支撐生活的,是設計能不能提供「情緒價值」。
換句話說,好的設計是一種無形的陪伴。
當你疲憊時,它能讓你鬆一口氣;當你需要專注時,它能給你一個安靜的角落;當你想和家人相聚時,它自然把人們聚在一起。
許多人會擔心:「如果家太舒服,我會不會變得太宅?」
事實上,這樣的「宅」正是設計成功的證明。
想像一下:
這樣的「宅」不是逃避,而是因為家的吸引力大於外面。
它能給你每天的安定感與幸福感,這就是設計帶來的情緒價值。
情緒價值並不是隨便擺幾件家具或跟風網美風格就能創造出來,它必須是為屋主量身打造的。
因為每個人的性格、生活習慣、情緒需求都不一樣,設計必須針對個人去規劃,才能真正發揮作用。
真正的情緒價值,來自專屬的設計,而不是複製貼上的模板。
很多人心裡會有疑慮:
這些問題很正常。但請換個角度想:
就像有人願意花錢買一張好床墊,因為它影響每天的睡眠。
設計影響的,是整個生活的品質與情緒狀態。
「宅」不是退縮,而是因為家本身能夠支撐你。
當你發現自己每天都能在家獲得安定、放鬆與喜悅,那就是設計真正的成功。
如果你仍擔心室內設計只是「花錢買漂亮」,我想告訴你:設計真正帶來的,是一種專屬於你的情緒價值。
讓我們一起打造一個,不只是漂亮,更能讓你想待下去、甚至「更宅也沒關係」的家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