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裝修預算不NG番外篇》Vol.5 你想降預算,我們可以談,但請先知道怎麼花的

2025.09.29

(從「模糊的不安」,走向「可談的預算輪廓」。不怕你有疑問,只怕你看不懂每一筆錢的用意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故事:有預算壓力,我懂。

每一次報價完成、送出之後,設計師都在等一件事:

客戶開口說出他的「不安」。

但很多人都不敢講。有些人會拿著報價單,默默皺眉;有些人笑笑說「這個價格我回去跟家人討論一下」,
最後,可能已讀不回,或來一句:「我們先不做了,報價好像太高了。」

我們從來不怕你有疑問,只怕你沒有問。

有預算,代表你對這個空間是有期待的。
但若你不願意談預算,我們就很難幫你把預算「用得漂亮」。

預算可以談,但你要先知道每一筆錢是怎麼花的

大部分人會說:「我不知道該不該說出我的預算數字,怕被灌水。」
但老實說這個想法反而讓你錯失調整的空間。

因為設計師報給你的,不是一張總價單,是根據你說的需求,拆解出來的執行藍圖。

當你說:

  • 「我想要一點設計感」我們得幫你想配色、材質、風格收邊
  • 「我想要收納多,但看起來乾淨」系統櫃不一定夠,要木作整合
  • 「我有很多模型要展示」要照明、層板、電源配置

這些話,每一句都不是錯,但它背後都對應一筆工項與細節。
你不是真的不懂裝修,而是沒人幫你把「生活願望」轉成「預算結構」。

裝修費用,不只是設計師開價那麼簡單

很多人看到報價單,會問:「為什麼這麼貴?」
但我們願意把每個細節都講清楚。

舉例來說,一個系統櫃報價 5 萬元,這可能包含:

  • 板材與五金材料費
  • 廠商的利潤
  • 裝修工班的安裝費
  • 搬運費用
  • 設計師的管理費

我們不是隨便喊價,而是每一筆都有「為什麼是這個價」的理由。
你如果願意問,我們都會誠實回答。

如何降預算?不是砍總價,而是找出哪裡能彈性

你想降預算?我可以幫你,但前提是我們一起把整體費用「看懂」。

這不是「要不要」的選擇,而是「怎麼做」的討論。

我們會這樣陪你做決定:

項目

可能的降價作法

結果

材質

換成較穩定的平價材,少用進口件

保留使用機能,不影響壽命

木作

精簡櫃體、降低材質難度及複雜度

整體感較簡約,可能會平凡一點

水電

重新審視各房間的用電需求

滿足基本功能性

裝飾

移除燈帶、壁面材質改刷漆

氛圍感稍低

都可以談的,重點不是我們不能做,而是客戶要知道這樣做會有什麼影響,也願意承擔那個效果。

與其擔心預算被「灌水」,不如一起找「最實用的花法」

沒錯,你的預算很寶貴,我們也知道市場上有很多低價搶案的公司會後續不斷追加,
但我們希望從第一天開始,就把預算當成「合作的工具」來使用,而不是「交易的籌碼」。

你講的越清楚,我們越能幫你避開不必要的支出,
而不是一邊猜你的底線,一邊降低品質來湊數字。

你有預算,我們有方法,只差一場好好說的對話

如果你現在拿著報價單、滿腦子問號,卻不知道從哪問,
或者你心裡有個數字,卻不敢說出口——我們可以聊聊。

我們會陪你:

  • 分析目前報價的每一項是做什麼的
  • 一起整理你真正需要、願意做的項目
  • 從生活方式來決定預算優先順序

預算不是一場比賽,而是一種選擇。
選擇怎麼住,選擇怎麼花,選擇誰可以陪你一起把它實現。

你說得越清楚,我們做得越誠實。讓我們來試一次這樣的合作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