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施工現場不NG》Vol.8 又見壁癌,其實它不是敵人

2025.08.28

(房屋就像身體一樣,需要定期的保養及維護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
很多人第一次聽到「壁癌」這個詞,都會皺起眉頭。
這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可怕的聯想,好像牆面得了什麼絕症,非治不可、非剷除不可。

但真的是這樣嗎?

我們看過太多屋主,一發現牆面剝落、粉化,就開始上網找資料、問朋友、甚至焦慮到夜不成眠。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,不是用來擔心的。可是,當我們陪屋主走過一次又一次的工地現場,也見過各種大大小小的修繕問題,我們想分享一個不一樣的角度:

壁癌不是敵人,它只是時間留下的訊息。

不是病,是歲月的語言

我們總是對看不懂的事情感到不安,這是人的本能。
壁癌這個詞被冠上「癌」字,難免讓人聯想到失控、難解、甚至不可逆的破壞。
但換個角度想,這真的只是牆面出了毛病嗎?還是時間在告訴你:這棟房子,該被照顧了?

就像我們的身體,哪有用不壞的器官?房子也是一樣。
牆面開始剝落,可能是外牆的防水層老化了,可能是當年施工沒處理好,也可能是鋼筋內部長年吸水導致膨脹、裂開,最終透出水氣與鹽分。
它不是一夕之間發生的災難,而是長時間累積出來的訊號。

與其災難化它,不如直球對決。

你不需要責怪誰、也不需要太過恐慌。
因為,這不見得是施工錯誤,可能只是自然老化下的現象。只要處理得當,它就會像身體的舊傷一樣,可以修、可以養、可以好好活下去。

設計師的角色,是幫你「聽懂」訊息

有些屋主會擔心:「這樣是不是整間都得打掉重做?」其實不一定。
專業設計師在面對壁癌問題時,會先釐清幾件事:

  • 問題是源自外牆?還是室內的冷凝或管線?
  • 受潮的牆面是否影響結構安全?
  • 局部修繕是否可行?或需要配合整體防水系統重整?

這些問題不是屋主該自己面對的,而是我們該幫你釐清、討論、提出對策的。
設計師的角色,不只是畫出美麗空間,更是幫你處理這些「時間留下來的細節」,從看不見的牆體裡,找出最務實、最安心的解法。

這並不是要把每件事都複雜化,而是希望你知道,當你面對一個看似複雜的牆面問題時,你不是一個人。

重新理解問題,才能真正安心

壁癌的處理,沒有萬靈丹。它需要時間乾燥、需要正確評估,也需要修繕後的耐心等待。
但重點不是它「長什麼樣子」,而是我們怎麼看待它。

有些事情,不需要馬上擔心,但不能一直忽略。
看懂它、面對它,事情就會清楚許多。
我們一直相信——當屋主不再只是看牆面,而是能看見整個空間的脈絡,那才是安心居住的開始。

給屋主的一段話

如果你也在牆上看到一塊怪怪的痕跡,不確定是不是壁癌,或只是水氣留下的印記,別擔心。

我們不急著下判斷,也不會第一時間說要拆要敲。我們會陪你把狀況看清楚,聽懂這堵牆正在說什麼,然後再決定要不要、怎麼處理。

因為家,不該是一個讓人焦慮的地方,而是一個可以被好好照顧的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