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為了防止燈源日後的光衰現象,完工後一定要把相關資料收集起來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對「家」的印象,往往停留在顏色搭配、家具挑選、格局設計這些層面。
但其實,真正影響居住品質的,往往是那些不容易被看見的細節。
很多人以為,室內設計師只是在幫房子「變漂亮」;然而,設計師眼中更多的是耐用性、安全性與舒適度。今天,我就要和你分享 6 個室內設計的冷知識,它們或許聽起來不起眼,但卻和你每天的生活息息相關。
這些小祕密,不只是「有趣的知識點」,還能幫助你在裝修時少走冤枉路,甚至避免後續的困擾。準備好了嗎?我們開始吧!
你有沒有發現,家裡的燈泡似乎越來越暗?很多人第一反應是「是不是眼睛不好了」,但其實原因很可能是 燈具的光衰。
所謂光衰,就是燈泡在使用過程中,亮度會隨時間逐漸降低。特別是 LED 燈,雖然壽命很長,但光線的亮度並不會一直維持在最佳狀態。
所以,如果你覺得家裡的燈光氣氛和當初不一樣,換顆新燈泡,效果馬上不同。
小提醒:燈光設計不只是照明,也是氛圍的靈魂。定期檢查燈具,可以讓空間維持最佳狀態。
很多屋主在驗收時,看到木地板或超耐磨地板靠牆的地方有細縫,就會緊張:「是不是施工有問題?」
其實這正是專業設計師與施工團隊的用心。因為木材會隨著濕度和溫度變化而「呼吸」——會膨脹、也會收縮。如果完全緊貼牆面,幾個月後可能就會隆起、變形。
因此,這個小縫隙是刻意留的「伸縮縫」,它的存在,保護了你的地板。
這就是設計背後看不見的細節。
很多人搬進新家幾年後,會發現牆壁出現細細的裂縫。於是第一時間找油漆工來補,結果沒多久又裂開了,令人沮喪。
事實上,這些裂痕大多和地震、溫差、甚至結構自然沉降有關。單純補漆,無法徹底解決問題,因為牆體本身還在持續受力。
這並不代表你的房子危險,而是建築的「正常現象」。
要真正改善,可以從結構檢測、防裂工法或設計選材下手,而不是單靠補土補漆。
浴室或陽台的防水層,常被屋主誤以為只要做好,就可以「永久安心」。但事實上,防水層也有年效。
隨著時間推移,材質會老化、龜裂,防水效果逐漸下降。大約 8-10 年後,就可能出現漏水或滲水的風險。
而漏水往往不是立刻發現,而是長期累積,等到樓下天花板出現水漬才驚覺大事不妙。
所以,如果你家已經住了十年以上,定期檢查防水層是非常必要的。
很多人聽過「家電要接 220V 才能用」,但其實電壓不是「精準 220V」。它會隨著供電情況有所浮動,有時 215V,有時 225V,都是正常範圍。
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高功率電器會出現「忽明忽暗」的狀況,並不是電器壞掉,而是電壓微幅波動的結果。專業的電氣規劃,會針對用電需求設計安全的迴路,避免過載或跳電。
是不是常常一早醒來,覺得房間空氣悶悶的,有股「怪味道」?這其實是因為人在睡眠過程中不斷呼出二氧化碳,加上房間門窗緊閉,氣體累積,就會有那種不新鮮的味道。
解決方式很簡單:起床後開窗透氣,或在設計時考慮良好的通風規劃。這樣就能讓空氣清新,睡眠品質也會提升。
看完這 6 個室內設計冷知識,你是不是發現,許多日常的小疑惑,其實背後都有專業的答案?
裝修一個家,不只是追求「好看」,更要確保「舒適、耐用、安全」。真正用心的室內設計,往往藏在這些你平常不會注意的細節裡。
如果你正打算裝修新家,或想改善現有的生活空間,別擔心這些「冷知識」會讓你手忙腳亂。專業設計師能幫你把這些問題一納入規劃,讓你住得安心又放心。
我們團隊專注於 室內設計、裝修規劃、照明設計 等全方位服務。
無論是新成屋裝潢、舊屋翻新,還是單純想改善生活品質,歡迎和我們聊聊。
立即預約諮詢,讓我們一起為你設計一個兼具美感與實用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