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近年來,網購的便利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角落。圖面來源:IDEOGRAM)
打開淘寶、蝦皮,甚至臉書社團,琳瑯滿目的裝修設備隨手可得。燈具、水龍頭、浴室五金,甚至整套櫥櫃,動動手指就能下單,而且價格往往比實體店便宜許多。對於正在裝修或翻新的屋主來說,網購似乎成了一個省錢又方便的好選擇。
然而,實際安裝與使用後,許多人才發現,低價的背後藏著數不清的麻煩。這些「省下來」的錢,往往最後要用更多的時間、金錢去補救。以下,就讓我們來看看幾個最容易踩雷的裝修設備項目:
燈具是最常被網購的裝修設備之一。原因很簡單:線上款式繁多,照片看起來漂亮,價格又只要實體店的一半甚至更低。
常見問題:
情境案例:
一位屋主買了一盞歐式吊燈,剛安裝時效果驚艷,結果不到三個月燈泡就燒壞。打開一看才發現裡頭零件並非安全規格,根本無法維修,只能整組換掉。最後花的錢比直接買正規產品還多。
水龍頭、淋浴頭、毛巾架等,是另一個網購熱門品項。照片看起來閃亮亮,甚至模仿知名品牌設計,但品質往往令人失望。
常見問題:
情境案例:
有屋主為了省錢買了網路上的「設計款」水龍頭,裝上去不到半年就開始漏水,甚至連師傅都搖頭,因為零件無法維修。最後不僅重買一組,還得付出二次安裝的工資。
門把、鉸鏈、滑軌、螺絲這些小東西,看似不起眼,卻是家裡耐用度的關鍵。
常見問題:
小結: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,往往讓施工師傅抓狂,甚至必須重新拆裝。最後,不僅浪費時間,也徒增成本。
四、收納系統與櫥櫃零件:看似方便,其實不合用
網購上常見各種「創意收納配件」,例如拉籃、伸縮架、活動吊桿等。圖片展示效果吸引人,但實際尺寸與材質往往不符合家裡需求。
常見問題:
情境案例:
一位客戶網購伸縮收納籃,結果安裝時發現尺寸差了 3 公分,必須切割櫥櫃才能裝進去。最後不僅破壞了原有結構,使用起來也不順手,完全違背了「方便收納」的初衷。
電料產品是最不建議網購的類別之一。因為這些直接關乎居家安全,一旦偷工減料,後果非常嚴重。
常見問題:
這類產品若發生問題,損失絕不僅僅是一個零件,而是整個家庭的安全。
很多人會想:「那我不在淘寶買,我找台灣的代理商或進口商,應該就比較保險吧?」
理論上,代理商應該要替客戶把關,確保產品符合本地規格,並提供完善的售後服務。
但現實卻不一定如此。就拿我自身的經驗來說,我曾透過台灣代理商購買一盞進口吊燈,結果送到現場才發現規格完全不符合。當我打電話詢問時,對方的回答竟是:「這種小調整很簡單,請你的水電師傅來處理就好。」換句話說,他們把責任全推給施工端,自己完全不願意承擔。
這種態度,顯示出部分代理商只是單純「進貨、賣貨」,並沒有真正檢驗產品是否符合台灣需求。當問題出現時,他們選擇切割責任,而不是提供解決方案。對消費者而言,這樣的購買方式和網購其實沒有本質差別,一樣缺乏保障。
為什麼裝修設備容易踩雷?
網購確實方便,價格也常常讓人心動。但在裝修設備這樣講究品質與安全的領域,低價並不等於划算。許多「省下來」的錢,最後往往得花更多去補救。
更令人遺憾的是,連部分代理商也只是扮演「搬運工」的角色,沒有做好把關責任。這提醒我們,在挑選裝修設備時,最該重視的不是「價格」或「品牌名稱」,而是 產品是否符合需求,是否有完善的售後保障。
與其讓自己在日後後悔,不如一開始就選擇有保障、有服務的供應商,讓家真正做到安心、耐用又省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