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&FORUM

《輕鬆面對裝修痛點》Vol.8 你是不是想把生活變漂亮,但不知道怎麼講?

2025.07.22

(你不是沒有品味,只是沒人幫你翻譯成圖面。圖片來源:IDEOGRAM)

「我心裡有畫面,可是講不出來」

這句話,很多屋主都說過。
他們坐在我們面前,語氣裡帶著一點不好意思、一點困惑,也有一點期待。

「就是我想要一種感覺,但不知道該怎麼說。」
「有點像我朋友家那樣,可是不要那麼冷。」
「我想要漂亮一點,但又不想太花俏你懂我的意思嗎?」

這些話聽起來模糊,卻是最真實的設計起點。
你不是不懂設計,你只是還沒找到自己的語言

「想要漂亮」這句話的背後,往往藏著很多層意思

在我們的經驗中,屋主說「想要漂亮」時,真正想說的,可能是:

  • 我希望這個家能讓我有安全感
  • 我想讓回家變成一種期待
  • 我想重新整理自己,從環境開始
  • 我希望我的生活可以被好好看見

漂亮,從來不是表面,而是你想透過空間說一種你自己的故事

可是如果我真的不懂風格、也說不出具體需求,怎麼辦?

這是設計師的責任,不是你的錯。

你不需要會講設計語言,我們會幫你翻譯。

你只需要告訴我們:

  • 你一天當中哪個時候最需要被安靜包圍?
  • 有沒有什麼空間是你一直想逃開的?
  • 你喜歡什麼質地的衣服?什麼顏色的衣櫃?
  • 當你說「漂亮」,你想到的是哪一種感覺?柔和?乾淨?明亮?復古?溫暖?

我們不會追問你專業名詞,我們會陪你一起找語感、找生活、找出你想說卻講不出來的答案。

案主說不出來的漂亮,我們是怎麼陪他慢慢找到的?

案例一|她說她要「像咖啡廳一樣的家」

那不是說她想要桌子跟吧台,而是她想要——
一個可以慢慢喝咖啡、沒有強烈對比色、燈光柔和、有木頭與植物的空間。

我們就從她常去的咖啡館照片開始分析:色調、材質、氛圍。最後做出來的家沒有一個裝飾是「咖啡館風格」,但她住進來時說:「就是這種味道。」

案例二|他說:「我想改變自己,從家開始。」

他沒講風格、沒說色系,也不太習慣表達。但他給我們看了他每天回家後放包包的角落,說:「我就是想要不要再這樣亂放了。」

我們從那個角落出發,為他設計一個專屬的玄關櫃與收納區,從雜亂中帶出秩序。也重新規劃燈光與書桌,讓他願意開始靜下來閱讀。整體空間不豪華,但完整呼應了他想變得更好的心願。

你不需要會說設計語言,你只需要會說「你自己的語言」

你可以說:「我喜歡陽光進來的感覺。」
你也可以說:「我喜歡安靜、不喜歡顏色太多。」
或者:「我只想要一個可以躺著看電影的地方。」

這些就是你最珍貴的設計語言。
不是風格詞彙,而是生活片段與真實感受

而設計師的任務,就是翻譯、捕捉、延伸,幫你從這些語言裡長出圖面。

我們常用的方法來協助你把「模糊的感覺」變成「明確的設計」:

方法一:感覺圖卡對話法

我們準備了一系列風格片段圖,讓你選擇「喜歡/不喜歡/說不上來」,過程中慢慢引導你說出偏好(不強迫你知道風格名稱)。

方法二:空間故事重構法

請你帶我們參觀你現在的家,並說說「你最喜歡/最不喜歡」的地方。我們從使用習慣、視線動線、擺放方式找到設計起點。

方法三:生活溫度地圖法

我們會問你:「一天當中最重要的10分鐘在哪裡發生?」「最常用的五樣物品是什麼?」「有沒有一個地方是你最喜歡窩著的角落?」
這些答案,都是設計真正該服務的範圍。

你不需要學會設計,才能擁有你想要的生活感

你可以不知道什麼是「日式無印」、「北歐混工業」、「現代簡約」,這些我們會幫你處理。
但你心裡的那個畫面、那個你想住進去的氛圍,才是整個設計的出發點。

設計不只是專業堆砌,它是為了讓你過得更像你自己的生活
漂亮不是目標,而是你心中渴望被照顧的那一種感覺,剛好被空間表現出來了。

如果你也說不出設計專業名詞,但腦中有一個「好像那樣」的畫面,不用擔心。

歡迎你來找我們聊聊。我們不會叫你背風格、不會逼你說清楚所有需求。
我們會從你說的每一個模糊線索中,一點一點找出你心中那個「其實你早就知道」的家。

讓我們幫你,把你沒辦法完整說出來的美好,畫出來。